“卢老师早啊!又要上去啦?”
2月3日上午,天气稍微暖和了一些,卢仁光套了一件黑色棉夹克出门了。他眯着双眼,抿嘴冲着打招呼的邻居笑一笑,继续顺着山路疾步往上走。
从秀容巷10号到秀容书院,五百米的距离,卢仁光走了8分钟。
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为忻州市第一所学府。1902年改为新兴学堂,1912年成为忻县中学校,1981年改为忻县三中。1983年改为忻州一职中时,卢仁光在此教授历史和书法。2010年一职中迁校,书院就此寂静。
柏树仍翠绿,站在书院门前石碑旁的卢仁光身材瘦削,目光凌厉,像极了百年前手执戒尺的教书先生。只是现如今秀容书院已没了书,仅剩院。63岁的卢仁光也不做教书先生,成了书院的守护者。
“没有人气,野草就疯长,还有娃娃们翻墙头进来捣乱。”起初两年,卢仁光总是趁着没课的时候来看看,后来,书院被文化局接管,纳为省文保单位,他便主动请求看护:“书院是忻州文化的根,我对这里有感情,在重新修缮前不想也不能看着它破败下去。”
占地三十亩的书院,卢仁光每天都要前前后后走两遍,每个院落每个屋子都要仔细查看。当被问是否觉得寂寞无聊,他打趣到:“光是野草就拔不完除不尽,哪里寂寞啊?”为了安全起见,书院里不通电,只能用镰刀甚至徒手。“前院拔完拔后院,等后院拔完,前院的草又长了老高。”卢仁光笑着说:“我的日常工作就是防火防盗防野草!”
做了六年的守护者,卢仁光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格外熟悉。“这是柏树院,寓意着百年育人。这是枣树院,寓意着早出人才。”他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一直走到通往六角亭的铁门前。门前散落着原本应放置在教室里的纸袋和笔记本:“又有小娃娃进来胡闹了!”卢仁光一一捡拾起来。
书院高低错落,六角亭是这里最高的建筑,站在这里可以俯视整个城区。站在六角亭下,卢仁光掰着手指头计划着年前的事情,再像往年一样给书院门口写副春联,总得有个过年的样子……(记者 曹婷婷)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