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医院 李少霞
“刚送走咳嗽,又迎来发热。”——这是不少家长面对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时的无奈。反复呼吸道感染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让家长陷入焦虑。其实,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能显著降低感染频率,让孩子少遭罪。
关键措施一:
筑牢免疫防线
免疫系统是孩子抵御病菌的“天然盾牌”,均衡营养是免疫系统的“后勤保障”。家长需保证孩子每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如鸡蛋、瘦肉、豆制品)、维生素A(胡萝卜、动物肝脏)、维生素C(新鲜果蔬)和锌元素(牡蛎、坚果)。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萎缩,增加感染概率;而锌元素能直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感染次数。
规律运动是激活免疫力的“催化剂”。每天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如跑跳、骑行、球类游戏等,能促进孩子心肺功能发育,增强呼吸道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在雾霾、大风等恶劣天气下外出,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以防受凉。
关键措施二:
阻断感染路径
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切断传播路径能有效降低感染概率。家中要保持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在雾霾天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将PM2.5浓度控制在50μg/m3以下。孩子的卧室应避免摆放毛绒玩具、地毯等易积尘物品,定期用湿布清洁家具,减少尘螨滋生。
个人卫生习惯是“第一道防线”。家长要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可以将七步洗手法的步骤简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短句,搭配节奏感强的语言,方便孩子记忆。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交叉搓指缝,转转小关节,捏捏大拇指,指指掌心转,最后搓手腕,小手真干净!”
关键措施三:
规范治疗与护理
孩子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规范治疗是防止复发的关键。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热缓解后就擅自停药,殊不知此时体内病菌可能未被彻底清除,容易导致感染迁延。应严格遵医嘱按疗程用药,尤其是抗生素,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产生耐药性。
感染期间的护理细节同样影响恢复质量。孩子咳嗽时,家长可将其头部垫高30°,轻拍背部帮助痰液排出;鼻塞时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避免使用成人通鼻药物。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喝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咽喉。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