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泳池的欢闹、清凉的冰淇淋,这些都是孩子们最爱的夏天元素。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夏天却多了一份担忧——儿童湿疹。每当看到孩子因皮肤瘙痒而抓挠、哭闹,家长们既心疼又焦急。儿童夏季湿疹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到夏天就容易发作?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夏季湿疹症状会更加严重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而儿童湿疹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中尤为常见。在夏季,湿疹的症状往往会更加明显和严重。”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师会娟介绍说。儿童湿疹的病因也较复杂,一般是由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过敏体质)、慢性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等)、神经精神因素(如紧张、哭闹情绪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饮食(如奶粉、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食物)、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生活环境(如日光、炎热、干燥等)均会导致儿童湿疹。此外,因为儿童皮肤比较薄,皮肤屏障不完善,那不恰当的皮肤护理,可能也会导致皮肤保护能力下降,诱发湿疹,还有摩擦刺激,如口周的唾液、分泌物引起的口周湿疹等。
父母患过湿疹,孩子就一定会遗传吗?湿疹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里有湿疹或者过敏性疾病的父母,那么儿童患湿疹的风险会增加,但孩子不一定会发病。研究表明,父母一方属于特应性体质,也就是与湿疹相关的过敏体质,他们的孩子有50%也会患有湿疹;如果父母双方都是特应性体质,则孩子有70%可能出现湿疹。而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治疗,也能有效控制儿童湿疹的发生。
至于为什么夏季会高发,师会娟表示,夏季高温炎热,空气湿度也较大。高温会使皮肤的水分蒸发加快,导致皮肤干燥,而干燥的皮肤更容易出现瘙痒和炎症。高湿度环境则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微生物在皮肤上滋生,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加重湿疹症状。同时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也会对皮肤造成损伤,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增加湿疹的发病风险。其次,儿童的皮肤厚度薄,角质层含水量高,皮肤的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这使得儿童的皮肤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湿疹。而夏季出汗增多,汗液中的盐分、尿素等成分会刺激皮肤,破坏皮肤的酸碱平衡,进一步削弱皮肤屏障功能,从而诱发或加重湿疹。此外,夏季丰富的水果和冷饮深受孩子们喜爱,但一些水果,如芒果、菠萝等,含有致敏成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湿疹发作。冷饮、甜食等食物摄入过多,可能影响孩子的胃肠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免疫状态,增加湿疹的发病几率。此外,夏季家长可能会给孩子增加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但如果食用不当,也可能引起过敏或肠胃不适,诱发湿疹。“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夏季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多,更容易接触到花粉、尘螨、蚊虫等过敏原。”师会娟说,很多家庭为了追求凉爽,会长时间使用空调,室内空气干燥,且空调滤网如果不及时清洁,会积累大量灰尘、细菌等污染物,这些都可能刺激孩子的皮肤,引发湿疹。同样的,孩子在夏季洗澡过于频繁,或者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洗浴产品,也会破坏皮肤的正常油脂层,导致皮肤干燥,诱发湿疹。
孩子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6岁的朵朵在去年夏天经历了一场湿疹的困扰。当时,她跟着爷爷奶奶回到农村生活,但没过几天,朵朵的脸上、手臂上就出现了大片红斑,还长出密密麻麻的小丘疹。因为一直喊痒,又忍不住用手抓挠,朵朵的皮肤上很快就出现了糜烂和渗出。爷爷奶奶见状赶紧带朵朵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湿疹。原来,爷爷奶奶经常给朵朵买水果吃,尤其是芒果和桃子,而朵朵本身就对芒果有轻微过敏,加上朵朵又喜欢在草丛边玩耍,所以在蚊虫叮咬、户外环境中的花粉等过敏原的共同刺激下,最终诱发了湿疹。好在,经过一周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朵朵的湿疹症状明显改善,红斑和丘疹也逐渐消退。
省城市民陈女士的孩子轩轩今年5岁,本身就有轻微的湿疹病史,一到夏天就容易复发。前段时间的高温天气下,轩轩每天出汗较多,她担心孩子身上不舒服,就每天给轩轩洗两次澡,而且每次都会使用沐浴露。但让陈女士没想到的是,轩轩原本轻微的湿疹症状加重了,身上出现了大片的红斑,还伴有明显的瘙痒。“孩子晚上睡觉都不安稳,总是不自觉地抓挠,我就赶紧带他去看了医生。”陈女士说。
医生指出,轩轩的湿疹情况可能是频繁洗澡和使用的沐浴露有较强的刺激性,因而破坏了轩轩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进而加重了湿疹症状。“我家是因为总在空调房里呆着。”“我们是因为抱着毛绒玩具睡觉。”……有相关数据统计,从全球范围来看,儿童湿疹的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夏季作为湿疹高发季节,其发病率在全年中占据较高比例。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儿童夏季湿疹发病率也不尽相同。在南方地区,夏季气候普遍高温潮湿,这种环境不仅容易使皮肤水分流失、屏障功能减弱,还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从而增加了湿疹的发病风险。有调查显示,南方部分城市婴幼儿在夏季湿疹的发病率可达15%-20%,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率也在10%15%。相比之下,北方地区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空气相对干燥,不过夏季空调的普遍使用,使得室内外温差较大,且空调环境易滋生尘螨等过敏原,同样会导致湿疹发病率上升,北方城市儿童夏季湿疹发病率大概在8%-12%。
分清湿疹和热疹后再处理
“前两天发现孩子胸前有一大片的小疹子,看上去红红的,但他说不痒,这个是不是也是湿疹?该怎么处理?”对于市民张女士的疑问,师会娟表示,考虑到孩子的症状,她怀疑孩子胸前的疹子可能是热疹。“这个季节,除了湿疹,孩子也容易出现热疹,因此建议她先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师会娟说。
热疹,就是人们常说的痱子,是在高温高湿闷热的环境下,汗液排出不畅,刺激汗腺导管,导致汗腺导管堵塞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的皮疹。它和湿疹的区别在于,热疹一般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小丘疹、丘疱疹,局部较密集。白痱有透亮的小水疱、红痱周围会有轻度红晕、脓痱会出现小脓疱。发生部位一般为出汗多的部位,婴幼儿头面部、颈部、背部及皱褶部位多见。而湿疹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还会出现糜烂、渗出,伴随着剧烈的瘙痒。这些皮疹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另外,湿疹的形态多样,不同阶段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急性期湿疹以红斑、水肿、丘疹、水疱及糜烂、渗出为主;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以皮肤肥厚、苔藓样变为主。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皮肤娇嫩,夏季湿疹更容易出现渗出、糜烂等症状,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不适。而且,儿童湿疹会出现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就是皮肤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有时会遗留色素沉着,有些可能会出现皮肤萎缩或毛发增多增粗。
发病后需要系统用药治疗
孩子起湿疹,不仅自己难受,家长也跟着难受,一心想着要缓解症状。对此,师会娟表示,对于出现湿疹的患儿,轻度的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重、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可能需要系统用药治疗,常用的系统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很多家长听到‘激素’两个字,就如临大敌,事实上,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不该用的部位,超长时间使用声称不含激素实际却含激素的产品才是可怕的。”师会娟说,临床上,医生都会按照病情选择合适强度的药膏来合理使用激素药膏,但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外用激素类乳膏不能大面积、长期使用。当孩子出现湿疹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另外,中医在治疗儿童湿疹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采用中药内服、外洗等方法。中药内服以清热利湿、养血祛风为主要治疗原则,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施治。中药外洗则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水后放凉给孩子清洗患处,能够缓解瘙痒症状,促进皮疹消退。除此之外,还有敷脐疗法、刮痧疗法、艾灸疗法等都可以治疗儿童湿疹,但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日常护理要做好保湿
师会娟介绍,保持皮肤湿润是预防和治疗儿童夏季湿疹的关键。家长应每天给孩子涂抹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尤其是在洗澡后3分钟内,此时皮肤处于湿润状态,涂抹保湿霜可以锁住水分。选择保湿产品时,应优先考虑成分简单、无香料、无酒精、无色素的产品;对于湿疹症状较严重的部位,可以适当增加涂抹次数。而适当的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去除污垢和汗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湿疹给孩子带来的不适,但也要注意方法。夏季建议每天给孩子洗澡1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2℃-37℃为宜,洗澡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较强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温和的低敏沐浴乳,且不要全身涂抹,仅在容易出汗、脏污的部位使用。洗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以免损伤皮肤。
另外,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衣物也非常重要。夏季应选择纯棉、宽松、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材质的衣物,这些材质容易摩擦皮肤,引起过敏。衣物要勤洗勤换,保持清洁干燥,洗涤时应使用温和的洗涤剂,避免残留洗涤剂刺激皮肤。
同时,保持室内环境舒适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湿疹。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湿度保持在40%-60%。定期清洁空调滤网,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在室内堆放过多杂物,减少灰尘和过敏原的滋生。床上用品、窗帘等要定期清洗、更换,防止尘螨滋生。而蚊虫叮咬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湿疹,因此要做好蚊虫防护工作。可以使用蚊帐、驱蚊液等,避免孩子被蚊虫叮咬。
对于有湿疹的儿童,饮食要格外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已知的过敏食物。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皮肤修复。同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儿童夏季湿疹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们了解其发病原因,做好日常护理和预防工作,在出现症状时及时科学治疗,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让孩子远离湿疹的困扰,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的夏天。”师会娟说。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梦莹 实习生 张梦鑫
延伸
三伏将至养生“8做8不做” 助你轻松应对高温湿热
今年的三伏共计30天——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共10天;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共10天;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共10天。
三伏天被称为“最难熬的日子”,但也是养生的好时节。
三伏天,身体排出寒气的好机会
中医十分重视伏天养生。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王文明指出,传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酷暑的时期,自然界阳气最旺,而人体的阳气也达到最高。河南省中医院中医骨病科主任医师郭会卿表示,正是冬病夏治祛除身体寒气的好季节。
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应该是“寒”。“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建萍主任说,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所以说,入三伏后莫要贪凉!
三伏天养生做好“8个一”
1
一个温度——26℃
西北医院干三病区副主任医师权晓娟表示,夏季吹空调,较适宜的温度为26℃以上,室内和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超过8℃。如果温差过大,很容易造成头晕、口干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等并发症。
2
一次步行——出汗
人的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的时候得出汗。
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博士李庆雯表示,三伏天可以选择“走暑”去,进行走路的慢运动,既运动健身,又能避暑养生。可以利用平时时间早晚走走,一般40分钟,2-3公里最合适。
3
一杯热茶——补钾
三伏天给身体补足水分还不够,还得适当补点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黄连珍表示,持续高温时,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缺钾,倦怠无力,精力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适量补钾很重要。例如茶叶中富含钾,喝茶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消除疲劳。
4
一碗豆汤——三豆汤
常有说法,“夏季吃豆胜过吃肉”,有一定道理。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湿,胃口不好,而大多数豆类都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原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王玉梅推荐了三豆汤(赤小豆、绿豆和黑豆)。先将豆子泡几个小时,然后用小火慢熬至三种豆煮烂,就做好了。
5
一个午觉——补精气
“午觉不睡,下午崩溃”。夏季气温高,昼长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体消耗大,精力不济。中午打个盹,补个15-30分钟的午觉,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让下午有个好精力。
6
一杯温水——小口喝
水别等渴了再喝,经常小口小口喝杯温开水。建议每天喝水量最好多于1200ml。
7
一份葱蒜——“杀菌”
天气炎热,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北京潞河医院营养科陆霜梅表示,吃些“杀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主要是指葱蒜类,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
这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生吃比熟吃的杀菌作用更强。
8
一次泡脚——保健
俗话说: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
泡足是一种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热水洗脚,能安神养心,健脾和胃,减轻苦夏的症状。
三伏天养生千万别做这些事
1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全天闭窗室内吹空调。“冬天受点冷、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的这种体温调节机制常用常新。”中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白彦萍介绍,不能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经常呆在空调房中,就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2冷风对着吹
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3大口急喝水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千万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
4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出现黏膜水肿和糜烂。
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5爱冲凉水澡
凉水澡固然可以降低体表的温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夏季冲凉水澡。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黄力解释,因为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6光脚踩地板
夏天炎热,孩子喜欢在家里光着脚跑来跑去,虽然图了一时的清凉,但是长期光脚丫也会损害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容易着凉。
湖南省儿童医院护士刘倩表示,如果在开着空调的室内光脚丫,容易导致宝宝的足部受凉,而足部是与脾胃相通的,容易把“凉”带到脾胃,让宝宝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
尤其家里面地板是瓷砖装修的家庭,千万别让孩子光脚玩。
7爱穿露脐装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沈晨介绍,穿露脐装、吊带装出入有空调的场所时,室内外温差较大,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和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患。尤其是露脐装,中医认为,肚脐又称神阙穴,露脐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
8情绪太激动
炎炎夏日,人难免会心浮气躁,但激动情绪伤身体。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情绪转移,看看文章也是不错的选择。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