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本该是外出踏青、登山赏花、享受明媚春光的好时机,可是有些人的鼻子像被施了魔法,一直痒不停,开启“喷嚏连击”模式,甚至有人皮肤上冒出了“小红疹军团”……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人们享受春日的好心情,还给身体健康带来了困扰。那么,春季花粉过敏究竟是怎么回事?日常该如何科学预防?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从专业角度讲讲春季过敏的那些事。
忻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韩宾介绍,花粉过敏本质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花粉的异常应答反应,当风媒花粉,如柏树、杨树、桦树、松树等,通过呼吸道或黏膜进入人体后,过敏体质者的免疫系统会误判其为“入侵者”,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眼痒、皮肤瘙痒等,诱发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结膜炎、变应性皮炎、哮喘等。“提醒广大患者,如果是第一次发病,建议在抗过敏治疗同时,到医院进行一次过敏原排查,确定是什么导致的过敏,以便于之后的粉尘隔离及脱敏治疗。”韩主任说。
市民王女士是典型的花粉“敏感肌”,她告诉记者,到了春天、秋天,皮肤瘙痒、红疹就会发生。“虽然痒得人心烦,但又不能抓,抓破了怕会留疤。”王女士说,久病成医的她也有自己的一些应对方式,如出门的时候,帽子、口罩、围巾、手套都戴上,不严重的时候会加强保湿,严重的时候一般会前往医院开一些对症的治疗药物。
中医强调“未病先防”,针对花粉过敏患者,韩主任建议,在春季花粉浓度高峰期,过敏体质的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高浓度花粉的机会,对于已经出现花粉过敏症状的患者,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差异和病情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如若是皮肤出现单纯瘙痒,避免局部刺激,对症治疗即可,但因过敏引发的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必须及时就医。”韩主任提醒说,春季虽然花粉和粉尘多,过敏易发,但大家也不要完全抗拒户外运动,易过敏者可以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接触大自然,同时保障良好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的饮食,只有增强免疫力,才能改善自身对过敏的反应。
(记者 王 晟)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