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频道>>健康>>正文
专家支招应对秋冬季小儿湿疹多发
2023年10月27日 10时00分  

湿疹,也称为特应性皮炎,从刚刚出生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会长。发病原因是多种因素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外界有害物如细菌、真菌等入侵皮肤。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北方气候相对干燥的月份,也是湿疹好发的时间,湿疹反反复复,瘙痒难耐。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马琳教授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秋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是小儿湿疹的多发季节,患上湿疹的儿童,皮肤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甚至结痂、鳞屑等多种损害,皮肤瘙痒还往往会影响少儿睡眠和生活质量,需要引起相关重视。

湿疹与环境、遗传息息相关 需引起高度重视

马琳教授介绍,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常于婴儿期起病,累及儿童及青少年,临床异质性明显,受累部位随年龄变化,婴儿期渗出倾向明显,特应性皮炎患儿常伴有食物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个人史或家族史,同时可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水平升高。

“特应性皮炎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内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应答异常、皮肤菌群紊乱等是发病的基础。”马琳教授表示,在婴儿期,食物过敏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汗液是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在所有年龄段,皮肤干燥和搔抓均可加重疾病。此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促发因素。

多措并举完善治疗方式 提高患儿及家庭生命质量

马琳教授认为,湿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长期治疗管理涉及以下方面:

第一,应做好患儿和家长教育。患者治疗教育是做好特应性皮炎长期治疗管理的基础,其中包括使患者或家属全面了解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及用药指导;特应性皮炎患儿及其护理人员长期受疾病困扰,可能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基层医生适时给予心理指导。

第二,应进行皮肤基础护理。正确的沐浴方式及使用功效性润肤剂为特应性皮炎的基础治疗,有助于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通过正确的沐浴方式和使用功效性润肤剂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可起到避免疾病加重的目的。

第三,应遵循相关食物过敏管理。对伴有食物过敏的特应性皮炎患儿,需要在常规特应性皮炎外用药物和系统治疗基础上,进行长期且细致的饮食管理,同时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

第四,应重视外用和系统药物治疗。目前常用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系统药物治疗包括系统抗炎药或靶向药物、抗微生物治疗、抗组胺药等,应根据患儿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 (据新华网)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