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南高,古建——我心中的乡愁
2023年07月13日 11时37分   忻州晚报

林语堂曾经说过: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打开历史画册,漫卷时空风云,怀念家乡土地上那些曾经高高耸立的古建瑰宝,不禁想起辛弃疾的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掩卷长叹,痛哉惜哉!

南高村建村有文字可载的历史是在宋金时期。南高村是晋北富庶村庄,明清时期尤为岀彩。亭阁楼宇寺庙戏台相映成辉,建筑气质庄严典雅,即便是拱窗和石砌,也尽显雍容华贵,无不渗透着南高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付出。

南高村古代建筑的特点是造型方正严整,屋身处理灵活,门窗柱墙装饰丰富多样。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以木构架结构为主,多数是抬梁式木构架,因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还便于修缮和搬迁。

南高村地域大,人口多,分为东南高、西南高、南南高三个村落,这三个村落都曾有自己的戏台庙宇等文化活动场所。据考证,南高建筑年代较早、规模最大的寺庙是建于村南百僧坡上的庙宇群落,曾住有僧人数百。后来,庙宇迁至六通碑一带,建成了一处集文武圣贤、十八罗汉、药王、龙王、戏台五位一体的寺庙群落,兴盛一时。明万历版、清乾隆版《忻州志》有“大明寺在南高”的记载。南高的第二大寺庙建筑是东南高旧戏台对面的原南高学校一带,以龙王庙为主的综合寺庙群落。第三大寺庙建筑是位于西南高的寺庙群落,为龙王、药王、关帝诸神、戏台为一体的综合庙宇群。

赵家圪洞是典型的北方民居建筑群,位于南高村西,集官宦大院、富豪楼庭和乡间农舍为一体,布局奇特,设计上乘,建筑宏伟,富丽堂皇,民间称之为“忻州的乔家大院”。赵家圪洞由南高村第一大姓赵氏家族建造而成,极盛时期为清代嘉庆年间,建筑面积53824平方米,有各式房屋2000余间,其中庭院十七间,楼院十九间,协镇都督府、三所珍珠倒卷帘院均极具观赏性与研究价值,可惜几经战乱,现仅存零星遗迹,已辟为民宅。有意思的是,北大巷南北两端均建有气派非凡的衙门,院中有街,街中有院,大院套小院,外院连里院,大街小巷呈“止”字形,意即赵家居住、栖息之所。如此置街设巷,体现了赵氏先人的无穷智慧。俗语“南高赵绍升”,更使赵家圪洞声名远扬,传遍晋陕蒙。

赵家圪洞最出名的建筑当数十九间楼院和十七间庭院,均为赵绍升的嫡孙赵凌桂所建。十九间楼院占地2700平方米,因建有十九间楼院而得名,楼宇高大而华丽,门窗八面玲珑,雕梁画栋,气宇不凡,与周围环境相比,有一种鹤立鸡群之感。十七间庭院与十九间楼院同走一个大门,是一处四合院,三面大庭,西为正厅,南北为副厅,前面建有排楼二门,配栏房。二门前建有照壁,壁上有砖雕土地神龛,大门高大气派,横匾上书武魁,为门中之最。据赵家后人讲,当年在施工时,有一位来自嘉禾村的木匠技艺高超,因家中有老小需要每天回家照顾,但路上常有饿狗恶狼岀没,总监工征得东家同意,允许这位匠人每晚回家时可携一根椽防身,久而久之,这位匠人便用带回家的椽盖起了五间房舍,工程之巨用材之多东家之善可见一斑。

从金山到银山绵延数十里,中间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小山峦,以此为分水岭,当地人把东边一带叫岭东,西边一带叫岭西,南高地处岭西。清朝道光年间,南高人建起了一座30多米高的石塔,史称拨云针,从上到下对扣着七口铁锅,中间用一根大铁棍穿着,塔的最上面有一个九十九斤重的风磨铜顶,塔上镶着一面镜子,镜面朝着西北方向。由于拨云针的缘故,一有恶风暴雨,就降到了岭东,而一有和风细雨,便降到了岭西,对此,岭东人非常不满。一日夜里,岭东派人把古塔给拉倒了。于是,南高人不服,十六岁少年栗朋年自告奋勇前去府衙打官司,居然打赢了。岭东人按判决重新修建了拨云针,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灵气。出钱打赢官司的赵家兑现了承诺,在村南大路旁,为栗朋年树了六块大石碑,详细记载了打官司及重修拨云针的经过。现在,村里人还习惯把这个地方叫作“六通碑”。

南高古戏台坐南朝北,建于1864年,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台内中为屏风,两侧各有一小门,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精雕细琢,鬼斧神工,飞檐凸翘,庄严秀逸,一副对联分刻两侧:文中戏,戏中文,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音藏调,调藏音,懂音者听音,不懂音者听调。农历三月十二,这里都要唱大戏,灯火通明,人流如潮。上小学三年级前,我们的学校就在戏台对面,后来我们还在戏台下观看过革命样板戏。饱经风霜,年久失修,古戏台面临坍塌之虞,2017年5月,诸乡贤和村委会为抢救文物,决定移位重建南高古戏台,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古戏台移位重建于村东甘露寺,百年文物古迹重获新生。

过去村村有古庙,南高也不例外。位于南高东坡山神爷沟的山神庙建于清代,坐北向南,拾级而上,内塑山神像三尊,石台上塑有一只背上带着箭伤的野狼,据说野狼被人射伤后逃入庙里,山神爷为其疗伤,野狼为了报恩就留在庙里看庙护庙,从此再不下山伤人了,后人说这只狼已经修炼成狼神了。南高现有两座观音庙,农历二月十九过庙会,祷告许愿,热闹非凡。三月十二是龙王庙会,起源于明,盛于清,现在龙王庙已移位村东,改名为甘露寺,善男信女,虔诚叩拜。文昌庙位于村北半里处,占地1300平方米,建于1836年,大殿塑有孔子神像,后毁于一场火灾,现为农耕地,但仍留有痕迹。

南高古建筑,只是忻州古建的一个缩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南高人将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设计建设中,有力地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生产生活的融合,不断传承创新,较好地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学会了善择基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等,做到了建筑岀于土地,入于阳光,天地造化,道法自然。

每当我伫立在家乡的土地上,回望历史,那些庄重大方、精致美丽、独具匠心的古建筑会一一映入眼帘,生发感叹。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怀着崇敬与敬畏之心保护古建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其蕴含的文化特质,既让古代建筑保存于世,又让古代建筑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从而在乡村振兴中,走岀一条特色建筑之路,让古建文化得以更好传承和延续。(栗旭晨)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