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丁村遗址
2017年11月06日 11时05分   中国旅游网

丁村遗址位于襄汾县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公里,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十一公里,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石而闻名中外。

丁村遗址,是一片片断崖沟壑中的砂砾地,就在这里,发掘出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开始,是在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发现的。1954年秋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西的专业考古人员组成发掘队在丁村长约11公里、宽约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从黄土下的古代河流沙砾层中,发现了3枚丁村人十二三岁儿童的牙齿化石,两千多件丁村人打造的石器以及同丁村人同时生存的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和30种软体动物化石。1976年又在同一地点的沙砾层中发现了1块小孩的头骨化石。因其发现于丁村,故名“丁村人”。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相近。

从发觉的两千多件石器来看,丁村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绝大部分是以角页岩为原料,经过摔砸、碰砧而成。石器的类型都比较规则定型,这表明其用途已有明显的分工。其中由厚在石片打制而成的三棱厚尖状石器,是其突出的代表性器物。由于该石器有显著的文化特点,故命名为“丁村文化”。

丁村还有明清两代民居,明代四合院,房架不高,朴实无华,舒适典雅,里外都有彩画,清代四合院,院小房高,端庄大方,装饰华丽,注重雕刻,雕刻成组配套,栩栩如生,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一件件精美的雕刻,都放射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丁村人”及“丁村文化”的地质时代居晚更新世早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有10万年之久,因此丁村遗址被指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丁村出土的文物,陈列于丁村明清民居的北部院里。因为它们是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和人类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科学资料,所以1961年被国物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李冬梅)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