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0日消息(记者 姜鹏)以销售新能源突破302万辆冠绝全球市场,2023年的比亚迪在取得“三个冠军”后又一次引发现象级表现。然而,竞争的残酷性在于领先者在接受对手们的好奇、艳羡甚至是嫉妒眼光里,也不得不接受各路好手们的挑战,自主品牌也在新能源市场排兵布阵,势必要在2024年展开新能源争夺战,从国内到海外,比拼暗流涌动。
作为领头羊的比亚迪如何继续领先?追问总是容易,作答并不简单。
首先,之于竞争局势,比亚迪是冷静的。“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动化变革继续驶在快车道,智能化变革开始换挡提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2024年2月18日举行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保持清醒,并预计今年新能源单月渗透率会超过50%。
顶层的梳理与市场的研判,能让比亚迪团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保持定力,找到突破方向,以变应变,以快制快——仅一天之后,2024年2月19日,就在车市正从慵懒的假期逐步抽离时,比亚迪率先亮剑,切向轿车领域,全面冲击A级家轿市场。
就在当天,秦PLUS、驱逐舰05荣耀版正式上市,其中秦PLUS DM-i版本共带来5个款型,官方指导价7.98万元—12.58万元,进入7万元区间;EV版本共5个款型,官方指导价10.98万元—13.98万元,步入10万元区间;驱逐舰05荣耀版共推出6款车型,官方指导价7.98万元—12.88万元。
由此,比亚迪双雄正式开启中国市场“电比油低”新时代,上演了开年即决战。
“怎么做到的?这样不亏吗?”“比亚迪速度真快啊!”“开年就‘王炸’。”是一众对手的评论与追问。
如果深谙竞争环境和熟悉比亚迪发展,就该了解此动作影响力几何。
为什么会如此?先回到A级车,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它体量较大,是促成产业达成3000万辆规模的重要组成力量,亦因此,它也成为多家企业的基盘,从朗逸到轩逸,从卡罗拉到思域,都是头牌企业规模和利润达成基础。
对于品牌而言,它常是家庭或个人购入的第一款车,消费者通过它建立对一款车型、一个品牌和一家企业的认识,真正拥抱汽车生活。
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A级车一直是兵家争夺之地,从早期福克斯、桑塔纳、伊兰特和卡罗拉为代表的多国混战,逐渐演变为朗逸和轩逸为典型的德日争锋,这里总是刺刀见红,你来我往,但领先者的争夺赛往往属于合资品牌“内战”,自主品牌长期缺位。
改变随着新能源春风拂过开始,破局者自然是比亚迪。
2021年,秦PLUS DM-i的推出引领中国家轿的插混路线,改变了A轿市场格局;2023年也是秦PLUS推出冠军版,开启“油电同价”新时代,加速油转电。
现在,随着秦PLUS、驱逐舰05荣耀版在实现“电比油低”中向合资燃油车发起致命攻击,引领A级车家轿市场全面变革。
这背后的原因是,从A级车市场发展而言,新能源产品优势在于免拍牌、减免购置税、能耗低核心技术领先,能做到比日系更省、比德系好开,实现了消费者用车需求的全覆盖,但是在价格方面却没有合资燃油车有优势。
“燃油车产品更新换代相对较慢,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更多依赖于优惠的价格来持续吸引客户。”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现在,随着比亚迪两款产品推出荣耀版下探,合资品牌最后防线被捅破,全面冲击就此到来。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没有像一些新能源产品为了获得市场,大打“价格战”,最终亏损卖车。
“得益于比亚迪的规模化效应及全产业链优势,我们插电混动的价格可以做到比同级燃油车还要低,不仅价格比燃油车低,还能可油可电,超低油耗。”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透露。
本质上,比亚迪的主动进攻,是源于规模和体系优势,是源于技术积累和成本控制能力,这是比亚迪作为领先者的优势体现,而在新能源产业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这也是决定未来胜败关键要素之一。
从2023年率先开启“油电同价”,到2024年开年提出“电比油低”,这不仅反应比亚迪规模和技术优势,更体现对于残酷竞争下主动求变的决心,与从容的行动。
现在问题是,面对一个清醒冷静的比亚迪,一个具备规模优势的比亚迪,以及一个快速行动的比亚迪,对手们该如何接招?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