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足出行,共享汽车走进人们生活
下楼找辆摩拜,骑到最近的Togo网点,手机APP按下按钮,开车去单位,是生活在北京的张冉日常做的事。
现在车真的是挺多的,估计得有几十辆,就这个小车,现在还在扩展,不光是有这个smart,还有雪铁龙、标志等各种车型。

Togo是一个共享汽车平台,类似的平台目前至少还有十几个。另一位用户成先生先后使用过Gofun及一度两个平台。
我是不用坐班,但是出行因为我没有摇上号,以前都是坐地铁,地铁有些地方还得换乘,还不是特别方便。当时我一搜gofun大概离家500米的地方有个点,自己拿手机app开始租,开开车之后直接计费。用完以后还回来。
取车方便,共享汽车抢手
共享汽车使用起来十分便捷,首先要下载相应的APP,之后上传驾照信息,审核通过后,再交一定数量的押金,等驾驶证审核通过,消费者就可以租车使用了。
租车的步骤十分简单,消费者可按着APP导航指引,在网点停车场找到心仪车辆。通过APP打开手机蓝牙,轻轻一扫,点击应用界面的“开车门”,随着一声“开闸”的声音,车锁就解开了。打开车门,方向盘右手边的操作杆上挂着一个黑色的车钥匙,系好安全带,即可启动出发。
共享汽车的使用费用也相当低廉,有用户从北四环西路出发,在金融街联通大厦总部门前停车位将车停靠归还,全程12.7公里,用时40分钟左右,系统显示费用为37.31元,扣除平台赠送的10元优惠券,一共支付了27.31元,大大低于一般网约车的价格。

除了从网点找车之外,有的APP还支持“接力用车”,即搜索上一个用户随意找车位停放的。APP上会显示这辆车已经停了多久,若有停车费则需用户先行支付。这部分停车费用后续会变为一种补贴,可抵扣现金使用。
随开随走,到地儿停车,省去养车麻烦,对于打车不方便或者有限号政策的城市来说,共享汽车APP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
共享汽车数量供不应求

业内人士也十分看好这种模式,一度用车创始人、CEO王杨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预期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一市场,“2017年将成为共享汽车爆发元年”。但是,也有消费者和专家泼冷水,比如成先生就认为,“共享汽车”的投放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车和网点还不够多,我有时候去一些地方不固定,但是有些地方可能没有那个点,或者说有时候家门口的点没有车,我就又得改换其他方式,还有大家使用习惯、素质还需要提升。
收益依赖规模的形成

互联网行业专家鲁振旺则从盈利角度观察,认为目前的模式给各家公司带来巨大的维护成本。
这种方式存在非常大的汽车运营维护成本,通过批量采购汽车,然后投放在城市里让用户自主进行开车,这里面的问题非常多,比如没油的问题,你要带车去加油,自己还要跑过去,不管是电动的还是加油的,都要解决充电和加油问题。要是在一个城市里投放一万辆汽车可能好几千人要围着这一万辆汽车,这个该加油,那个该充电,这个该维护,还有一些擦碰,到底是谁来帮它解决事故问题。
“共享汽车”,究竟是下一片蓝海还是一场泡沫,只能等待时间检验。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