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高考的成绩,彰显了原平教育强市的丰硕成果:该市今年高考参考考生3096人,二本以上(含艺术类)达线考生937人,达线率30%。连日来,原平城乡干部群众喜上眉梢,奔走相告。原平市教育经过第五届党代会以来五年的紧抓不放,终于让人看到了教育强市的硕果。
原平市总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50万。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教育发达。进入二十一世纪,原平教育的一度徘徊不前成为该市干部群众的热点话题。2010年,原平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大调研中,抓住这一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话题,深刻解剖,寻根问底,并在2011年的第五届党代会上做出“再铸范中辉煌,振兴原平教育”的重大决策,常态化实施了《振兴原平教育实施方案》。
把振兴原平教育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该市主要领导带领四大班子领导深入教育系统广泛调研、现场办公,及时解决该市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在范亭中学调研时,当了解到制约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时,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一是决定范亭中学从2011年起不再招收收费生,所缺经费由市政府补足;二是范亭中学所欠教师集资款180万元、采暖费65万元、教师津贴款40万元,全部由该市财政解决;三是范亭中学选聘的新教师尽快给予入编。在原平一中,当了解到该校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时,现场决定将该校26名新聘教师审核后,办理入编手续;并对该校采暖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决定对该校近年来的债务分期分批予以解决。当了解到原平四中和青年街小学由于青年街开通以后,校园面积大大缩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校舍越来越紧张的问题后,该市领导当即决定,将四中彻底搬迁,原址一部分划给青年街小学,其余部分新建第四幼儿园。五年来,原平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的范亭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原平一中新建教学楼、宿舍楼,实验中学教学楼、职业中学教学楼等拔地而起;迁址新建的原平四中,第三、第四幼儿园,第七、第八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原平教育强市的有力支撑。五年来,该市累计在教育上的投资达3亿多元,其中,范亭中学8900多万元。
把提升办学质量作为一项生命工程来抓。一是以再铸范中辉煌为重点,升温高中教育。面向全国选聘名师、好校长。该市在逐步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建立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足额纳入预算,按时拨付到位,确保高中学校正常运转和有计划地发展。确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高中办学发展思路,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大刀阔斧革故鼎新,对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推行能者上、庸者让,干者上、闲者让,勤者上、懒者让的管理用人机制,为推动高中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生机。二是通过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着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在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和联片教研、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城乡学校结对,以城区教育提升农村教育为宗旨,达到融通交流、相互提高的目的,同时选派城区优秀骨干教师分赴农村中小学进行示范教学,围绕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两大目标,与农村教师进行交流,把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充分享受到优质的现代教育,进一步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蔺红 宋卫国)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