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头条>>正文
基础薄、底子弱,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怎样的特色之路?
巧打“特色牌” 警力大提升
2016年06月13日 09时30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办法要想在问题发生之前”

打防管控、应急处突,增强核心战斗力

“就算没发生紧急情况,也要像发生了一样对待。”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民警提到了这句话。时刻保持未雨绸缪的清醒,这已经深入到每个民警的心中。

忻州是煤、铁、铝土出产大市。面对大大小小的矿山、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运输车辆,如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危爆物品等诸多危险因素?

5月12日,记者来到忻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时,警员们正在携犬训练。一只名叫“童童”的搜爆犬格外引人注目,它可是公安战线的老战士了。2013年9月,“童童”在忻州市偏关县搜出自制炸弹一枚;2015年3月,它又在繁峙县一起杀人案现场成功搜出4枚子弹,为破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5年前,我们只有3只警犬和4名训导员。如今,我们已有工作犬57只、训导员38名,是全省工作犬数量最多的警犬基地。”警犬训练基地主任黄国栋高兴地告诉记者。基地目前已有史宾格犬、拉布拉多犬、德国牧羊犬、马犬等多个优良犬种,可以开展追踪、鉴别、搜血、搜捕、搜爆和搜毒等多个项目。

截至目前,基地警犬共出勤300余起,执行重大安保活动安检任务156次,直接抓获杀人犯罪嫌疑人1名,成为搜获各类危爆物品和毒品的特殊战士。

如何预防街头发案,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2014年2月,忻州市公安局成立PTU机动巡逻大队、SDU特警突击队,制定了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方案,对市区进行了网格式巡控警力部署,建立了“重点目标驻守、街道机动巡控、网格式布警、叠加式巡控、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以点代面、核心辐射;互为犄角,联防联控;一点触发、多点响应,就近用警、全局联动”的巡防联处运行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0个机动巡逻大队(PTU)、一个特警突击队(SDU)。每天实施24小时巡逻防控,市区及各县城区街面巡逻车辆达144台,巡逻警力达312名。

如何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形成多警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

今年5月7日晚,忻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大厅内灯火通明,一场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正在进行。在合成作战室内,指挥中心、刑侦、治安、反恐、情报、技侦、网安等多部门的民警端坐在合成研判席前,紧张有序地进行情报收集、形势研判、警力部署等工作。随着指挥长下达演练开始的指令,通讯指挥车、“动中通”、无人侦察机及荷枪实弹的PTU、SDU迅速出发赶往指定地点,邻近县区公安局在接到指令后,迅速集结队伍进行跨区域增援……前方行动的高清图像显示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现场情况、警力调度、行动轨迹等一目了然。

据了解,近年来,忻州市公安局将可视化的指挥功能延伸到基层一线,逐步实现了指挥机关对执勤一线的远程精确指挥,为公安机关执行反恐处突等任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忻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了清晰的“警力部署卫星影像图”和“应急处突资料地图”。指挥中心主任范利东告诉记者,目前,市公安局已制作完成了全市警力部署1∶10万卫星影像地图、各县(市、区)1∶10万、1∶5万纸质平面、卫星影像地图以及各县(市、区)1∶10万纸质警力部署图的制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16种指挥调度系统与平台可与这些部署图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警务实战效能。

“按照应急管理工作“一案三制”工作要求,依据可能出现的各种警情情况,在修订完善了《忻州市应对突发事件总体预案》的基础上,按警种分类,对各类分案共计12类52项专案进行了修订与增补,形成了完整的应急方案体系。各县局均已按市局的工作模式将各类预案修订完毕。”范利东告诉记者。

“事情要办到老百姓心窝窝里”

内外兼修、释放警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2011年5月,忻州市公安局党委通过开展走访调查活动,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有的放矢进行解决。

——结合忻州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特点,忻州市公安局与武警忻州支队开展了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工作,出台了《忻州市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工作方案》,建立了联勤武装巡逻工作机制,并定期开展联勤研判与联席会议。实施社会面巡逻防控和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工作机制以来,各类警情发生率三年平均降幅为36.23%,特别是市区核心区两年内未发生“两抢”警情,赢得群众一片赞誉;

——在13个重点高速路口开展的“警灯闪烁”行动以及“进企业、进商场、进车站、进学校、进社区,全警大巡逻”为主要内容的“五进一巡”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副武装的执勤民警、闪烁的警灯,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安全感;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难、难办证问题,忻州公安机关连续两年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35条。交警支队下放了部分机动车注册登记和核发检验合格标志业务。在市区与各县市城关派出所安装了自助补证服务终端,建设了网上车管所,方便群众办理补换驾驶证和变更备案等业务。出入境、户政等窗口单位全面实施低台式敞开服务,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

——针对建设民生警务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理念落后、能力不足等问题,忻州市公安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千警大轮训”和“学业务、懂业务、钻业务、抓业务”活动,至今已组织各类培训班198期,12491人次受训,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公安民警业务水平的提升。

开展“内转外不转、警动民不动”便民服务,农村派出所户籍内勤轮流到城区警务室值班,方便了进城务工的农村群众办理证件;户政、出入境、车管窗口单位主动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和预约、提醒服务,做到了让办事群众少跑腿;机关民警每天4个高峰时段开展护学护校执勤,使繁华集镇的105所学校22万余师生受益……统计数据显示,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现问题中补齐短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忻州公安事业取得新的发展进步,努力实现创建全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塑造全省最满意的公安队伍之一的奋斗目标。”忻州市公安局局长杨梅喜说。(王文硕)

(责任编辑:李冬梅)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