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来自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代表走进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80%以上可用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间增长27.1%。
同时,嘉兴经开区也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是“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和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高标准社区市级标准化试点,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实现全覆盖,“邻聚力零距离”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模式入选省级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志性成果……诸多抢眼成绩的底层逻辑,是嘉兴经开区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实现城市与乡村“双向奔赴”、走出城乡融合发展“经开样本”现实路径的久久为功。

一次 “社区善治”的标准化先行示范
4月16日采访行的第一站,来到长水街道中南社区。家住中南社区久久小区的居民金世澂是小区里有名的“紫藤花匠”。一把扫帚、一只簸箕、一把剪刀是他的标配,18年来,他走遍小区的角角落落,热心公益的他帮助小区修剪花草树木,为小区平添了几分幸福暖意。这两年,久久小区组建了以金世澂为引领的“四季中南·紫藤花”党员志愿服务队,小区业委会也自发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为小区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
“在久久小区,让‘幸福久久’这一品牌具象化的密码,是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成就感,也是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感受到的获得感。”中南社区党委书记鲍红为到访的各级媒体记者道出了社区善治的核心密码。这也是中南社区如今走出一条“一核三联五微共治”之路,即在“中南力·微融合”党建品牌引领下,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实现基层治理的关键所在。

物业费收支明细,小区通过“透明嘉”社会治理平台公开并接受反馈,有效解决了“监督难、投诉多、满意低”等问题。
居民担心新增停车位噪声大、尾气污染……收集反馈后社区第一时间安排会商,根据诉求的人群、问题和建议等,从分区域、分目标等进行了系统性布置解决,新增255个停车位,缓解了老小区停车难题……如今,在中南社区,“一核三联五微共治”所赋予的基层治理新动能正在跑遍社区的角角落落为“社区善治”不断赋能。
“‘一核三联五微共治’工作法实现了小区的整体提升,解决了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调解了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纠纷、投诉等,是一次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来自《经济日报》的柳文表示。
“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把简单事务快速办,复杂事项联合办,达到了高效服务居民的效果,值得点赞。”《农民日报》记者祖爽如是说。
基层社会治理“善治”模式夯实了社区民心,而超级未来社区的蓝图擘画则为社区居民描绘了一幅未来生活的幸福图景。在位于嘉兴经开区的双溪湖超级未来社区核心区域内,4.5平方公里的小小范围里,嘉兴绿城育华双溪湖实验初中、诺德安达学校、双溪湖实验小学(在建)、双溪高中(暂命名、在建)等教育资源;凯宜医院、城市康养中心(规划)等医疗资源;嘉邻中心、山姆超市、高铁新城展示中心、时尚体育中心等12个高品质公共配套项目星罗棋布,为社区居民全方位提供了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

“在这里真正体会到了未来社区的便捷和舒适,可以说打造了一个未来社区的超级模板。”参观过程中,来自《科技日报》的周维海赞叹道。
“我们希望能够充分满足社区全龄段居民的生活服务、文娱休闲等需求。”双溪湖超级未来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沿着褚家汇港主轴,规划了一条公共服务设施带,集聚了一批高品质公共配套项目。这里打造的是嘉兴首个城市级交互客厅,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生活服务,塑造具有“国际风”“江南韵”“未来感”的滨水人居样板,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座 “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品质新城
在嘉兴全市率先建设双溪湖超级未来社区,该板块成功列入全省共富基本单元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运河新区成功创建浙江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运河片区、大剧院街区成功创建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姚家荡片区、北部转型示范区等城市重要板块全面提质升级,塘汇街道入选省级全域未来社区试点街道,文博社区获评浙江省首批高品质“水美乡村”,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等成为全市文化新地标……
一系列荣誉的背后,展现的是嘉兴经开区全力打造现代化品质新城的决心和毅力。近年来,嘉兴经开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千亿元,从一个不足10平方公里的小平台,逐步发展为建成区面积达59.98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先行示范区,有力推动了嘉兴中心城区从“二环时代”迈入“三环时代”。

而今,这座现代化品质新城发展蹄疾步稳,新兴产业业态、高质量人才落地,凝聚了这座新城的核心动力。
2024年12月,嘉兴经开区与韩国国民级食品企业三养食品(SAMYANG)牵手协作,该企业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正式落子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从2024年8月首轮洽谈到完成签约,这场跨国联姻仅用4个月便结出硕果。至此,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5家,集聚了美国玛氏、雅培、荷美尔,法国莫林调味品,意大利米开朗冰淇淋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的健康食品企业。2019年,小镇更成功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
“我们的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嘉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看来,马家浜是江南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其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千多年前,较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更早,也印证了嘉兴古称“禾城”的由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浜遗址就位于小镇内,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极高的知名度,很好地契合了健康食品小镇建设的主题,实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和对接。小镇秉承“健康食品”理念,围绕马家浜遗址公园、文化博物馆和小镇客厅,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建设集食品研发、生产、展销、旅游等多位一体的食品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彰显小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着力打造健康食品制造、文化体验旅游、社区公共服务相融合的特色小镇。
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夯实人才支撑。这两天,同样位于嘉兴经开区的长三角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以下简称“高创园”)里,一个企业服务站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设。“估计工期两个月,很快就能完成建设并投入实用。”创投集团运管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高创园是浙江省推动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据介绍,高创园由省委人才办与嘉兴市委于2019年8月联合发文命名。园区依托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的发展基础,立足创新驱动和人才集聚,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地、数字经济新引擎和科技创新新高地。
近年来,随着高创园的不断发展,园区企业快速集聚、高层次人才不断引进、园区人口迅猛增长,对整个园区的治安管理、区域治理、平安建设、企业服务、人才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未来企业服务站建成后,会按需下沉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办证办事人员,让园区企业、人才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最多跑一次’乃至‘一次不用跑’的服务。”创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正在积极对接税务、工商等部门,等企业服务站运营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增设相关企业服务功能。
产业欣欣向荣、人才群英荟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眼下,一幅全域共富新图景正在嘉兴经开区加速绘就。嘉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嘉兴经开区将加快打造比肩一流的高能级创新开放主平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经开新篇章。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