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频道>>经济>>正文
繁峙县农发村:特色产业让乡村焕发新气象
2025年02月06日 10时17分   忻州日报


春节假期刚过,繁峙县农发村晋星农林牧加工厂里就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工人正熟练地对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进行分拣包装,这些经过加工的产品将“奔赴”全国各地市场。“春节期间,订单量比平日里多了好几倍,工人们这几天都在加班加点地进行包装。”工厂负责人表示。

农发村地处繁峙县中部腹地,是由24个山庄窝铺组成的移民新村,全村仅有耕地850亩。曾经这里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是县里出了名的“三无村”。

“以前,村里缺土地、缺产业、缺技术,村民主要靠种田勉强维持生计。”农发村党支部书记郝常喜说道。2016年,针对村里耕地少、发展受限的困境,农发村商定了“养殖为主、种植为辅、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

食用菌种植是农发村的特色产业之一,为了突破鲜品储存时间短、销路难的“瓶颈”,村里建了加工厂,对刚采摘的木耳、香菇进行清洗、烘干等初加工。干制后的产品,销售火爆,市场反响良好,不仅提升了食用菌附加值,还带动村民增收。

“以前收入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收入提高了,日子也更有滋味啦!”正在工厂里忙碌着的村民李大叔乐呵呵地说。

在农发村食用菌大棚种植基地,负责人耿国卫介绍说:“目前,村里有木耳大棚6座、香菇大棚28座,年产木耳1万斤、香菇3万斤。”产业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村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夏季可以在大棚采摘香菇、木耳,冬季则能在工厂上班,收入显著提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农发村以食用菌种植加工和肉牛养殖为突破口,结合自然环境优势,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建成1万平方米标准化养殖小区,村集体按每头牛费用向入驻养殖户收取服务管理费。此外,还改造了100平方米的香菇木耳加工车间、100平方米的小杂粮包装车间、150平方米的酱菜加工车间,并购置相关机器设备,通过延伸种植养殖项目产业链,打造品牌,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郝常喜满怀信心地表示,下一步,农发村将继续走好产业融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道路,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探索多种产业发展模式,让“千万工程”经验在农发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图为农发村木耳种植大棚。

(钟昱星 张 慧)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