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走进保德县义门镇暖泉村,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一根根翠绿的黄瓜挂满藤蔓,村民正忙着采摘打包。“去年我这几座棚主要种的是黄瓜,一年下来能收入十来万块钱。今年我又新建了两座大棚,现在已进入丰产期,大概能收入20万元左右吧。”暖泉村蔬菜大棚种植户袁怀忠高兴地对笔者说。袁怀中共有6座蔬菜大棚,由于科学种植,每年收入颇丰。今年他主要种植黄瓜、尖椒等蔬菜,目前各类蔬菜长势喜人。
近年来,保德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扶持具备条件的乡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新鲜有机蔬菜在丰富全县人民菜篮子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的乡村振兴路。为满足蔬菜大棚灌溉需求,暖泉村“两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精心组织钻探施工,开挖17米深水井,从源头上解决了大棚灌溉难题,护航大棚种植生产。目前,暖泉村共有110座日光温室大棚,总占地面积约110亩,年总产量达140万斤,年总产值约4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村民50户80余人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5万元左右。
“我在这里打工已经3年了,每天进行大棚采摘、打掐、绕蔓、剪叶子、放蔓子,一年下来,能收入3.6万元,还管吃管住。”村民姜爱英说起这些年的生活一脸的满足。如今,暖泉村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2009年成立暖万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有工可打,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谈到村里的发展前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宏伟信心十足,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韩 倩 陈 实 刘 强)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