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频道>>教育>>正文
90后"心灵砒霜"为何盛行
2016年10月21日 11时59分   新华网

人们曾经需要温柔的抚慰

历代格言警句有如哲学小语,给人沉思的空间,对人也是一种心理支持。《叔本华的治疗》中,男主人公就是通过从存在主义哲学中汲取营养,自我疗愈。温暖的心灵鸡汤具有安抚功能,仿佛红尘浊世中的一缕清风,抚慰焦灼忙碌的身心,给人们一个富有禅意的愿景和片刻的宁静。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它盛行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人们刚从“文革”中走出,社会经济满目疮痍,需要的是相互勉励安慰,现实中缺少的,鸡汤文给予了。后来改革开放、经济振兴,人们需要飞速发展、拼命工作,励志鸡汤助力呐喊:“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可见,心灵鸡汤在60后、 70后的精神生活里就是:安慰剂、庇护所、加油站。人们需要它。

如今的年轻人更自信 85后、90后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生于物质极为丰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他们眼界开阔、思维发散,知识面远超出60后、70后。厚实的滋养奠定了他们心理承受的基础,敢说敢做、勇气十足,且具备足够而非过度的自恋。因此,自嘲反讽、自黑互黑才能在他们中间自由地流窜。

一个人是否被开得起玩笑(被黑),取决于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较高的人,不那么在意他人的评价;相反,一个极度缺乏爱和关注的人,哪怕是一丁点儿瞧不起的眼神儿都极有可能令其愤怒。

记得以前曾看到一个报道,那是汶川地震后的救灾中,85后们表现出了令人震撼的无我付出:积极、投入、温暖,用实际行动击败了“自恋自我的独生子女将是垮掉的一代”的评价。一般来说,有过足够爱的孩子,不仅能自黑互黑、自嘲解嘲,也有能力付出。

那么,心灵砒霜的破坏究竟会有多大?必须承认,有些“反鸡汤”很犀利,就像轮胎扎了一个洞,令人泄气。然而,是否真泄气,是源于自己内心系统的一个决定,如果内心有力量,彼此黑过之后,倒是可以轻松上阵,继续努力了。

有些话很消极,却又都是真相。比如:“你努力过后才发现,智商的鸿沟无法逾越。”努力了也不一定就成功,这是现实的一部分,一件事情的成功取决于多个因素,自身条件、环境因素、经济条件,等等。所以,这种话令我们看到事情真实的一面,我们可以脚踏实地,作出更实际的选择。灰姑娘不一定非要找白马王子。一旦你特别努力,却依然没有得到,更容易崩溃。因此,有人觉得“心灵砒霜”段子更发人深省。

没有动力固然不行,然而,不顾客观条件,高喊着口号教人往前冲的“成功学”,不应算在心灵鸡汤之内,因为那是非资源取向的蛊惑,就像锅里没水却在底下猛烧火,那是干烧,终究会令人有枯竭感。

总之,时代已准备好更加宽容的姿态。有句话说得好:人很难被段子鼓励,也不可能被段子摧毁!(简.易:专业从事特殊人群心理训练20余年,擅长CBT和艾瑞克森式潜意识整合式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梁艳)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