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幅减少加分项目 计入综合素质评价
《意见》要求加强考试招生管理。进一步明确招生范围、招生规模等基本要求,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
同时明确提出,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
不过,这次改革在提出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的同时,为了继续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表现等将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会作为参考。
4 综合素质评价建档 实行“谁使用谁评价”
此次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将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起,成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主要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意见》要求,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
据了解,综合素质评价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统一要求,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在结果使用上,将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 追问
“全科开考”是否增加负担?
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内容
根据《意见》要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全科开考”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要求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科目之外做到文理兼顾、负担适度,“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据其介绍,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这次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考试内容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
如何保证素质评价准确客观?
建追责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查违规违纪
这次改革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两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意见》规定,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
如何保证这些“观察”“记录”和“分析”客观准确,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改革要求对评价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同时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的方式。
“在严格程序、评用分开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保障客观真实。”该负责人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