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危难时刻显身手
——忻府区民兵成为抗击疫情、生产经营生力军
2020年03月20日 10时11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春季农田上的“迷彩绿”

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确保春耕备耕顺利开展——抗疫期间,忻府区广大民兵为“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冲锋陷阵,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禹王煤气化有限公司是连续型生产企业。厂区面积广、生产车间多、人员流动大,给疫情防控和生产带来不小压力。关键时刻,在该企业编组的忻府区民兵应急综合救援一连的80名民兵轮班上阵,主动承担起厂区消毒、卡口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民兵连小分队每天在各卡口、员工宿舍、生产车间、办公区域、食堂等场所防控疫情,为企业安全有序生产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民兵们都是好样儿的!大伙儿每天在厂区、车间定时消毒,体温检测上下午各一次,对员工宿舍等重要区域更是24小时管控。”民兵应急综合救援一连指导员刘禄对记者说。在公司已工作15年的张恒良是一名安全技术员,同时也是一名民兵。近两个月来,他每天不仅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带领车间十余名维修工人巡视、维护、检修设备。张恒良说,去冬今春,是在公司工作十几年来最辛苦的。

全市农村土地集体经营改革试点项目放在忻府区高城乡前淤泥村——为解放劳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全村3318亩耕地全部由村集体承包,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疫情期间,怎样才能把试点项目实施好?前淤泥村的办法是“机械化+民兵”。“试点项目从2月25日就开工了。民兵们操作各种农业机械平田整堰、修灌溉渠,吃饭都在田间地头。”前淤泥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长郭永平介绍说。

春耕备耕期间,前淤泥村的民兵志愿者和村民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整堰,有人负责看水泵,有人负责巡查灌溉渠,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与前淤泥村相去不远的后淤泥村,村委会主任、退伍老兵王德明召集部分民兵和村民建设蔬菜大棚。2017年底,王德明在村里承包土地兴建蔬菜大棚,种了香瓜、西瓜、辣椒等作物。今年一开春,他看到村里不少人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外出打工,便决定尽快把大棚全部建好,以便吸纳村里更多的劳动力,使乡亲们足不出村也能有收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所受影响明显。编组在忻州市环亚运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忻府区交通运输民兵连临危受命,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正月初四,交通运输民兵连就购买了疫情防控物资,排好班随时待命。运输连分成2个应急小分队,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春耕备耕提供应急服务。半个月前,公司接到一通来自山东的求助电话——山东大唐集团鲁北电厂希望环亚运业公司为他们运输生产所需原料。要在平时,这单业务是“小菜一碟”,可在防疫期间,路上说不定会遇到什么情况。公司负责人、民兵连长张志远接到电话后立即分配任务,组织民兵将电煤及时从宁武运至山东,解了电厂的燃“煤”之急。3月初,河曲一家企业复工急需液压支柱,张志远的交通运输连用3天时间将这批重型装备从原平运至河曲,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

(本报记者 郭剑峰 通讯员 张建峰 刘启国 冯 媛)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