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岢岚县前西豹峪村老党员王喜基本上天天都会到村口的检查点去,从儿子王瑞的车上取下很多东西,吃的、用的、药品,应有尽有。父子俩并没有太多交流,东西全部取走后,王瑞就会匆匆赶回县城上班,王喜则把这些东西再送给各家,顺道再把大家需要的东西记下,通过电话告知儿子下次回来买上。
这些东西,王瑞一般都会在一两天内送回来。不仅代买、无偿送货,父子俩还买了200个口罩给各家各户送去。村里常住人口126人,老王说:“有闺女回娘家的,多给两个,得保证人人都有。”
“这就是咱们村里的老村长!”
有陌生人来,村支书崔景波就会这样介绍王喜。
生于1961年的王喜24岁任前西豹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里人习惯上称为“村长”。2000年,村里退耕还林,正值壮年的他辞掉支书一职,当起了护林员,足迹遍布豹峪沟一带的沟沟梁梁。2016年,他开始领办村里的兴盛绿造林专业合作社。20年来,老王参与植树造林1万多亩。“没做个甚,反正心里是踏实的。”老王语气平静,这1万多亩林子,对他而言俨然就是如常的生活内容。
但是,和老王的“不以为然”比起来,在崔景波心中,“老村长”王喜和后任支书高金全却是村里的“宝”。“我们的老村长”,频频出现在崔景波口中。崔景波介绍,王喜现在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这个职务没有报酬,但“老村长”遇事从不推诿,而且每次都是慷慨相助。比如整村提升时,部分村民家的厕所、牲畜圈舍需要拆除,有的村民思想上转不过弯来,王喜向崔景波主动请缨:你忙别的,这些人的工作我来做。在他的协调下,这项工作进展顺利,再无周折。
“给大家采购、送货这事,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崔景波说,两位“老村长”虽然都是他的长辈,但只要是村里号召的事,他们都会带头干,热情和劲头丝毫不逊于年轻人。“我们都是几十年的老党员了,共产党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那不能含糊。群众需要,就得出手!”高金全老人十分健谈,说话间常常会伴随着爽朗的笑声。一个好汉三个帮,两位“老村长”对崔景波而言,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全村拥有党员79名,党员们良好的作风,也无形中带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和民风。
1979年出生的崔景波从山西职工医学院毕业后毅然回到村里当起了村医,后来先后担任村里的计划生育服务员、防疫员、村委会副主任,2011年被选举为村支书。虽然职务有变,但他在工作的同时,作为村医的身份始终没变。20多年里,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他常常是不仅送医上门,而且送药上门,成为全体村民的健康守护神。鉴于崔景波作出的特殊贡献,2019年,县委、县政府授予他脱贫攻坚奉献奖。今年2月12日,崔景波拿出1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交给乡里组织员田海燕,提出要用这笔党费来援助武汉抗“疫”。有人表示不解的时候,崔景波真诚地说:没有大家的帮助,就不会有我们村现在的脱贫成效和工作成绩,这个奖励属于大家。
生于斯长于斯,心甘情愿地为村里人服务这么多年,四十出头的崔景波从来没想着离开小山村。他说,只要乡亲们需要,自己会在这里一直干下去。即使将来不当这个“村长”了,他也会像那两位“老村长”一样,继续为父老乡亲们服务,让党旗在小山村一直高高飘扬。(田沁梅)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