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徐国亮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口腔疾病看似不起眼,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在忻州有这么一位医生,他以解除牙病痛苦,还患者轻松的笑容为己任,从医25年来,勤勤恳恳,以精湛的医术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不断攻坚进取,使众多牙病患者摆脱病痛折磨,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他就是市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徐国亮。
市中医院口腔科病人多,为采访徐主任,记者特意选择在12月16日下雪天,没想到他依然被病人包围着,等了近一小时他才有2分钟和记者交流的时间,采访只能约在晚上。再次见到徐国亮已经是晚上19时,他刚送走了最后一拨牙病患者。晚上七八点下班,已经成了徐国亮的工作常态,他给记者倒了一杯白开水说道:“路很远,再累也得走下去,不坚持,你会后悔。”这是他对工作的忙和累的解释。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记者的采访,一位从五寨赶来的老乡慕名找徐国亮为牙疼的妻子看病,因雪天路滑坐的大巴车晚点,所以刚到。看到老乡妻子痛苦的表情,徐国亮立即戴上了口罩、手套进入工作状态。这时,记者和五寨老乡聊了起来,老乡告诉记者,他妻子的牙已经疼了好长时间,乡里县里全看了,就是不见好转,这次他是专门前来找徐国亮主任的,因下雪路滑到得有点晚,没想到徐大夫还没回家,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趁患者清洗牙齿的时间,徐国亮主任告诉记者,因为患者牙齿开始溃烂,需要及时动牙科手术,手术时间较长,记者采访只能推迟到第二天早上。
第二天一大早,记者如约见到了徐国亮,他看上去一扫昨天疲惫的状态,眼光有神,看起来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不足十平米的办公室里,一个装满各种口腔医书的柜子占去三分之一,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徐国亮也不闲着,他为昨天的患者准备镶牙材料,叮嘱副手做诊疗准备,不停在电话里预约接诊,“都是为病痛而来的,咱得尽力而为。”徐国亮认真地说。
说起“治牙病”,徐国亮介绍说,牙病是口腔疾病的一种,口腔治疗简单分内、外、修、正、畸。还有牙周、粘膜、预防保健、儿牙、种植等。口腔看似不起眼,如保养不到位,就容易发生病痛。有人说牙科医术是艺术家,这个比喻一点也不为过。口腔科治疗涉及面部器官,其所追求的不只是要除掉病人的病痛,还要考虑病人以后的生活质量及外形美观。在为患者治疗时,徐国亮会力求将医术和艺术完美结合。尤其是为患者正畸时,他总是绞尽脑汁去想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案。一个家住神池县城12岁的小女孩,在县里一家私人口腔诊所做正畸治疗时,医生拔掉了其不该拔的门牙,家人意识到问题后终止了治疗,后辗转找到了徐国亮。小女孩的治疗涉及到前牙的美观及后牙的咬合,情况非常棘手。他反复思索,最终为小女孩设计了最佳方案。经过两年的矫正,小女孩有了一口漂亮的牙齿,其父母非常感激,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了徐国亮。后来,小女孩在北京上大学的姐姐也专程回来找徐国亮做正畸治疗。
为患者解除牙病痛苦,还患者轻松的笑容是徐国亮的座右铭。脸上戴着大口罩,手里握着电钻嗡嗡响,这是众多患者对牙科医生的最初印象。由于牙病治疗的特殊性,人们提起牙医时总会有一些紧张。在市中医院的口腔门诊里,不但没有任何紧张的气氛,反而经常会传出阵阵笑声。面对病人的恐惧、排斥心理,徐国亮总会耐心细致地边检查边询问病情,并针对患者的年龄层次,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治疗过程,解释所要做的治疗项目,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遇到小孩矫正牙齿怕疼时,他就递上一个小玩具,亲切地拍拍孩子的肩膀,鼓励说:“小伙子(小姑娘)真勇敢。”遇到老年人来看牙,他更是耐心周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一位上年纪的患者因为害怕拔牙,牙齿坏了一直不来治疗,牙痛了好几年。徐国亮接诊后,为老人确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主动找一些轻松的话题跟他聊天、拉家常。渐渐地,老人的恐惧感消除了,在轻松的谈话中,拔牙顺利完成。老人康复后,还专门到医院来看望徐国亮,嘴里不停地说:“谢谢,谢谢!”
热情、朴实,和蔼可亲、医术高超,这是病人们给徐国亮的评价。凡是来看病的患者,不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
追求完美的徐国亮对每一例治疗都精雕细琢。有一名20岁的男子,面中分凹陷、牙齿前凸且“地包天”,长相酷似电影《黄飞鸿》里的“龅牙苏”。这是一例典型的正颌外科病例,但家属碍于高昂的手术费用,非要徐国亮为其做正畸治疗。患者的信任和执着让他无法拒绝,苦苦思索一个月,才确定下来治疗方案,这名男子最终收获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口腔科专业性较强,技术传承非常重要,徐国亮深知个人水平再高,但精力毕竟有限,只有让更多的同仁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服务于更多的患者。由于精湛的技术及优秀的带教能力,他先后被医院派往多个岗位做开拓性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无私地向科室人员传授自己的技术,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过硬的医疗技术人才队伍。
他要求科室每个人都必须有目标,都必须成长,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医生。他会抽出时间和每一个医护人员谈心,让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他的科室,医护人员不仅技术水平提升快,一种自发的积极性也时刻激励着大家,惠及每一个患者。在工作中,他告诫同事要有工匠精神,并且始终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患者,他都会认真地说:“用尽我全部的技术,也要让你满意,让你的牙齿完美。”这种精雕细琢的匠心,让慕名前来看牙病的人越来越多。徐国亮说,感情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为患者尽心尽力了,患者一定会被你感动。经过徐国亮和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市中医院口腔科已跨入我市先进学科行列。
25年的努力,25年的奉献,徐国亮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现在他依然每天工作在一线,为一位又一位患者解除病痛。“患者的微笑是我永远的追求。”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张志远)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