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9年12月23日 10时59分   忻州日报

——记忻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蔡建伟

位于忻府区学道东街30号的忻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个爱心汇集的地方。这里的学生或智障,或失聪,无法享受正常人的幸福。为此,学校的老师们付出了超越母亲的爱。于是,一幕幕动人的场景经常在这里出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吸引着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

就职于这所学校的蔡建伟就是这所学校老师中的一员。1990年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蔡建伟,分配到忻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至今,29年来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29年,考验着他对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念;29年,考验着他对社会特殊群体的特别的爱。

爱心从事特教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两个群体是特别的,蔡建伟把特别的爱给了自己特别的学生。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天面对着言语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有困难的残障学生,深深体会了这其中的酸甜苦辣。

这些残障孩子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残疾状况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脑瘫,有的听力障碍,有的智力障碍,还有的是多重残疾。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年龄差距大,最小的只有七八岁,最大的十四五岁。一个简单的字母或生字、一句日常问候,对正常人来说是简单不过的事,而要教会他们往往要教上几十遍、上百遍。

2—6岁是听障孩子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而来到忻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错过了这个黄金期。为了帮他们过好语言交流关,他耐心带动学生模仿自己的口型,站在讲台上重复做形象直观的演示;他利用活动时间让学生用手背靠近他的喉部感知声音的大小、强弱。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琐碎的工作,单调和枯燥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他一看到孩子们那天真无邪、渴求知识的眼神,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自己时的那份信任和热切期盼,便无怨无悔。他深信做好特殊教育同样也能擎起一片蓝天。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平时是没有上下班时间和休息日的,许多残疾孩子来自偏远的农村,住读在学校一待就是一个月,生活中的许多事都落在他的身上。白天,他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晚上,他手把手教他们洗脸、洗手、刷牙、洗脚。有的孩子还会尿床、尿裤子,蔡建伟帮助他们换裤子、洗裤子,不怕脏、不怕累。

每当周六下午,听障学生排队等候,蔡建伟领着他们去洗澡、理发、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患病的学生去看病,记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钱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记不清多少次陪孩子们一起制作教学用具。

一次深夜,他住校值班,听障孩子小兴从床上摔下磕伤了头,蔡建伟背着孩子送到了市中心医院,垫付了药费,包扎好了伤口。看着他耐心呵护孩子的样子,医护人员还以为他是孩子的父亲。

在他的精心培育和呵护下,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在生活中成熟,逐步做到自食其力、残而不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昔日的听障孩子,成了今日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毕业后,小霞成了服装加工技师,小军成了单位员工人人称赞的厨师,小伟成了维修技工,热爱跳舞的小凯被残疾人艺术团录取,偏爱数学的小华成了数学课代表,协助老师帮助其他同学提高数学成绩,有的孩子毕业后留校成了教师。今年,他带过的学生的孩子考入忻一中就读,还专门跑来向他汇报这一喜讯。每当走向社会的残疾孩子返校看望他,向他报告自己的人生收获时,蔡建伟激动不已,工作信心倍增。

耐心乐教育人

特殊教育磨练人的意志,更磨练人的耐心,多重磨练下,蔡建伟养成了坚持不懈钻研特殊教育的习惯。

29年间,他时刻要求自己做最新最好的特殊教育一线教师。为此,他积极进修学习了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全部课程。在教学上他认真备课、讲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与外地同行交流,总结出了一套听障儿童语言教学的独特方法,及时在教学中应用,深受听障孩子们喜欢。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个别学生有错,他总要面对面重新耐心辅导学生,直到学生彻底明白。

2013年,蔡建伟去北京看病,就诊期间他路过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当即产生了参观学习的想法。他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特殊教育工作证,与门卫交涉了半个小时,得到门卫的信任后,进入校区看了听障儿童教学生活的区域,又看了智障儿童的教学生活区域,听了管理人员的介绍,并一一记在了本上。眼看要耽误就诊,在家人的一再催促下,蔡建伟才离开。

心系特殊儿童,促使他时刻寻找让听障儿童接受外界信息的新方法。多媒体教学是听障孩子接受外界信息最好的教学助手,他积极进修学习了多媒体教学,制作形象生动的课件,用视力补偿听力残障缺陷,让听障孩子加快接受新知识和信息。

蔡建伟在一线教师岗位上,教授过多门课程,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教学体会和教学论文,他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奖,被《山西特教》等媒体刊发转载多篇。

“我愿意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洒下一路的阳光,握紧残障儿童的双手,与他们一路同行。”蔡建伟就是这样,用他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特殊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大爱服务助残

蔡建伟与学生们真诚相处,用爱心与学生沟通。孩子们不仅把他作为敬重的老师,还把他作为亲密的朋友。生活中,他把这种对学生的爱化作关心残障人士的大爱,热心助残。

一次放学回家途中,接到校长办公室电话,说一对听力障碍的残疾人家庭有了纠纷,需要帮助调解。蔡建伟连忙骑着自行车赶过去,协助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的负责人,倾听听障人员的想法,通过口语、手语及书面语的对话,把听障同志的想法和家庭矛盾的困惑完整地记录下来,翻译给司法部门,且与这对听障夫妻约定好时间,陪同他们一起到县城的司法部门调解,同时与他们会讲话的孩子及家庭监护人形成共识,共同化解了这起家庭的纠纷和矛盾。

多年来,蔡建伟多次前往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帮助翻译了多起残疾人纠纷案件的手语,用心用法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了司法部门的好评。

蔡建伟在服务听障群体中付出着,在服务听障群体中幸福着,他的爱心和耐心在这个群体中得到了升华。在这个群体中服务,他磨灭了自身的烦躁,磨灭了与世俗的攀比,他的这种向善之举,也赢来了世人的敬重。在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开展的2019年度“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评选活动中,蔡建伟成为全国99名“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获奖者之一。(本报记者 张剑雄)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