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了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要求,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以朱之鑫、黄龙云、蒋巨峰、张宝顺、焦焕成、杨松、李家祥、马中平任组长的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分别进驻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等6个省(市)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中央企业,开展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这次督察总的要求是“坚定、聚焦、精准、双查、引导、规范”,不断夯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对6个省(市)的督察,原则仍按照“省级层面督察、下沉地市督察和梳理分析归档”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对两家中央企业的督察,原则按照“综合督察、重点督察、分析汇总”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其中,综合督察主要聚焦集团公司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重点督察阶段主要是分总部组和下沉组调查核实前期梳理的重点问题线索,详细核查有关下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做到“见事见人见责任”。考虑到中央企业所属企业“点多面广”的特点,还专门安排现场组开展机动式督察。
目前,8个督察组均已完成督察进驻,进入下沉督察或重点督察阶段。截至7月25日20时,8个督察组共向被督察对象转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6459件。
2019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9年1-6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二氧化硫(SO2)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臭氧(O3)浓度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北京市1-6月,优良天数比例为62.4%,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
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为74.5%,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4.3%,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长江流域水质好于III类断面比例为90.4%,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为1.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高位,污染防治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下半年,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守阵地、巩固成果,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继续深入实施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要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的指示精神,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于7月19日正式上线,域名为ceett.org.cn。
平台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需求,坚持线上咨询与线下服务互动、公益支持与市场机制结合、开放共享与供需对接统筹三项运行原则,充分利用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生态环境管理、企业生态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技术服务。
平台一期数据库收录了近4000项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技术,其中,水污染防治技术1930项、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648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337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174项、生态保护技术167项、环境政策管理研究118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99项、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技术72项、清洁生产技术65项、噪声污染控制技术21项、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12项。平台汇集各方面专家1000余位,涵盖水、气、土壤等生态环境保护主要领域,作为平台内部工作团队提供线下技术服务。(据生态环境部官网)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