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贫困户加快增收步伐
2019年06月13日 10时04分   山西新闻网

“我原先种的都是旱地玉米,每亩最多收获五六百斤,现在都变成水浇田了,一亩地产量是原先的两倍还多呢,加上种点儿香瓜和南瓜,再加上奶牛托管分红,现在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说起这一项项收入,大同市云冈区西韩岭乡谢店村农民薛礼乐得嘴都合不拢。谢店村有216户509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户424人。

长期以来,该村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是玉米和杂粮,加上旱地种植、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导致贫困户增收缓慢。为破解这一难题,包村的云冈区领导与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一起分析研究致贫原因,决定调整结构,以产业为依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谢店村有5000亩土地,但都是旱地,调整产业结构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该村从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入手,积极筹集资金、争取项目,先后打机井10眼,铺设农田管道1万米,整理土地3000亩,投资16万元建设U型渠引水工程,投资12万元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工程……

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的实施,使该村3000亩旱地变成水浇田,实现亩均粮食增产100公斤、增收200元。有水了,玉米的产量翻了两番,还能发展经济价值更高的蔬菜产业。村“两委”为了鼓励贫困户调整种植结构,争取到扶贫资金24.5万元,为贫困户免费提供优良蔬菜和瓜果秧苗,种植蔬菜、瓜果280亩,人均年增收1300多元。贫困户李素芳种植了20亩蔬菜和西瓜,当年收入达到7万多元。她激动地逢人便夸:“党的扶贫政策就是好,要不然我们全家还在穷窝里呆着呢,我们真是赶上好时代啦。”

产业结构调整了,农民增收了,如何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村“两委”经过认真调研,决定在奶牛托管上做文章。他们积极与云冈区农委协调,引进了大同市天和牧业有限公司,利用扶贫专项资金175万元,集中养殖奶牛116头。“我们采取集中养殖、到户分红的模式,从2016年开始,连续10年,每头奶牛每年实现红利2000元,可为贫困户分红23.2万元。同时,企业每年收购村民的青玉米秸秆,又能使村民增收10万多元,企业用工优先贫困户,这样就能实现稳定脱贫。”村党支部书记王有说。

有了稳定的产业支撑,2016年底,谢店村整村脱贫。如今,走进谢店村,道路干净整洁,晚上路灯明亮,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澡堂、超市一应俱全,村民们在2000平方米的广场上聊着天、跳着舞,尽情享受着脱贫后的美好生活。王有说:“去年初,村里又种植了200亩经济林,预计3年后进入挂果期,人均可增收1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搞农家乐和垂钓中心,发展乡村旅游,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