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忻府区政法工作紧紧围绕区委“1696”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法治引领、防控风险、强基固本为着力点,着力推进平安忻府、法治忻府建设,推进政法综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区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区检察院被授予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繁简分流诉讼程序专题研究单位;市公安局忻府分局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工作被市禁毒委授予“先进奖”;市公安局直属分局被省公安厅评为“三基建设”先进典型;东楼乡南肖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播明镇、东楼乡、紫岩乡、北义井乡被市综治委命名为“2017年度市级平安乡镇”。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坚定有力。强力维护全区政治安全,全面加强全区维稳工作,全面加强反恐怖、反邪教、反渗透斗争,有效防止了境外敌对势力和邪教、非法宗教组织的渗透活动。
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打掉1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1个恶势力集团、8个涉恶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0名,破获刑事案件129起。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整治突出社会治安问题,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2167起,共破获刑事案件1166起,刑事拘留429人、逮捕316人、移送起诉372人。共抓获各类逃犯115人。行政拘留707人,强制戒毒219人。区法院全年受理各类诉讼案件3411件,审结3180件,执行案件2783件,执结2090件。区检察院全年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218件314人,提起公诉333件445人,其中一起扰乱无线电管理秩序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首届十大精品公诉案件”。
防范重大风险隐患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开展社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和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行动,全区共成功调解纠纷1129件,其中重大矛盾纠纷17件、复杂矛盾纠纷41件,案件调处率100%,调解成功率98%。
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以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契机,由区、乡、村三级综治部门牵头协调,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国土、住建、保险等部门共同配合,积极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政法领域改革迈出坚实步伐。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能力提升。区法院在首批32名法官入额的基础上,再次遴选十余名优秀审判员进入员额法官序列。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院庭长对未直接参加审理的案件不再审核签发裁判文书。区检察院领导干部及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带头办案,检察长办案19件,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人均办案104件。强化了监察体制改革“法法”衔接工作。随着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改革成效显著。
执法司法工作更加公正高效。创新开展执法质量考评、考核、考查和评议“三考一评”综合检查,政法机关全面公开行政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裁判文书上网和庭审直播常态化,进一步提升了执法司法公信力。
智能化建设提供强大动能。“雪亮工程”项目建设投资2840万元,建成780个监控点位、40个卡口、20个微卡口、5个高空瞭望点。大力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法律服务建设,区法院完成了办案系统升级改造,全面实现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庭审录音录像、庭室直播,以信息化建设成果推动审判工作不断发展。区检察院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新建了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和接访系统,全年共远程提讯180人次,接访12人次,提高了办案和接访效率,实现了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市公安局直属分局认真贯彻审批服务“一网通一次办”平台推广运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服务民生,切实提升了公安机关户籍办证等审批服务便民工作效能。
政法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深入推进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建设。组织开展政法队伍集中整肃、警示教育等专项活动,有力推动了政法队伍纪律作风的持续好转。(刘金海)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