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频道>>法治>>正文
城管柔性变换"面孔" 能否终结现代都市版"猫鼠游戏"?
2016年10月20日 10时26分   新华社

以“疏”代“堵”从源头治理

“暴力执法”“碰瓷执法”“围观执法”“钓鱼执法”……近年来,围绕城管执法的话题层出不穷,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冲突时有发生。

“传统的城管执法以‘管’为本,注重追求维护管理秩序。”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说,城管执法需要创新,在管理主体上应强调公众参与,推进多元主体共治。

去年底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应“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多地都进行了城管执法创新尝试。四川绵阳农贸市场预留10%的摊位给游商小贩,并减免场租;广西南宁推出“城管通”APP,鼓励市民上传提供线索提高城管处理效率;北京房山积极践行城管“721”工作法,即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专家认为,城管执法应该以“疏”代“堵”,在城市规划中主动做好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注重事前引导,弱化事后执法,从源头上减少执法冲突的可能性。

社会管理也要理智创新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认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代城市管理的要求,要根据市民普遍反映的问题来创新,以人为本、形成阳光化管理体系才是解决城管之困的关键。

人性化、阳光化执法已成为全国多地城管部门进行城市管理创新的探索。如对违停车辆,用“贴条”代替“拖走”;对糟蹋绿化带者,栽树以劳代罚;对乱丢垃圾者,捡拾周边垃圾以劳代罚等;通过互联网直播执法过程,同时对曝光商户进行马赛克处理……

安保良说,城管执法部门应当推行人性化执法,从思想上的转变重执法轻服务、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纠正执法理念的偏差,杜绝违规执法、暴力执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创新都能获得点赞。此前,有的城市城管通过在街道种树来制止摊贩占道经营之举,有些城市实行摊贩自治管理,设立疏导点,统一划片经营,都曾引发争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说,城管执法的困境与无奈,需要社会理性看待,并给予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城市管理者从多维的角度对待小商小贩,理智创新管理方式,让市民和政府都满意。

(责任编辑:卢相汀)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