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频道>>法治>>正文
炮仗可禁、酒驾可治,吸烟不控
2016年02月16日 18时20分   新华网

张雪花 今年,上海人过了一个安静干净的春节。据上海市公安局2月13日发布的数据,自除夕至正月初六,上海外环以内区域烟花爆竹基本无燃放。

这得益于上海“禁燃令”的实施。去年底出台、今年1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上海外环以内区域禁放烟花爆竹。自然,条例的出台只是第一步,禁令落在实处,更在于综合治理方式的探索与努力。非法燃放行为进入征信系统,购买烟花爆竹实名登记,减少销售许可证从源头防控,警社联动组织30万志愿者劝阻巡查,同时设置“礼品换烟花爆竹”回收点,提供电子爆竹……为使禁令“落地”,上海密织管控网,打出“组合拳”,疏堵结合,可以说是基层治理的一次大考。

诚然,禁燃令的有效实施并不容易,其背后有科学执法的探索,也有社会共治的考量,对于一些基层治理难题的破解或有借鉴。比如控烟,与上海禁燃令有效实施、酒驾获得有效遏制形成对照的是,各地控烟态势境地尴尬。

吸烟的危害无须多言。在时人越来越注重健康的今天,在公共场所禁烟,使人们免受吸烟、特别是“二手烟”的危害,应势应时。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近年来各地的控烟令一道接一道,执行效果却不甚理想,不少禁令沦为一纸空文,一些“史上最严”也未能幸免。

其中原因是多层面的,最重要的大约在于,一禁令操作性不够强,执法难以到位,“九龙治水水不治”,二惩处力度不够大,方式单一。据报道,新加坡违规吸烟最高可处1000新元的罚款,阻挠禁烟令执行可被判监禁6个月甚至两者并罚。反观我国各地违规成本普遍过低。

如果说在春节禁燃烟花是否一刀切的问题上,舆论还有不少对于环保之于年味的考量,那么在公共场所控烟的问题上,显然已没有太多争议的空间。上海禁燃令的实施,或许为控烟局面的进一步改善打开了一扇窗。不断探索改善公共治理方式,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一切难题都有破解的路径与希望。

期待控烟能像治理酒驾、禁放炮仗一样,动真格,发猛力,收实效。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