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频道>>法治>>正文
电信诈骗终结者春节防骗小技巧
2016年02月10日 17时01分   新华网

 

6.冒充熟人电话号码。

诈骗分子虚拟出用户手机电话簿中的号码来电,并称自己是该联系人的爱人等,“手上没有现金了,希望给他汇一点现金。”此类诈骗由于金额不大,且看似来自熟人,也很容易诱人上当。

7.冒充银行客服骗取卡号信息。

诈骗分子模拟“9XXXX”银行官方客服来电,称帮助用户提高信用卡消费额度。如果用户上当,则会被通过电话骗走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卡片背面三位数卡片安全码等信息,犯罪分子不用转走现金,只要完成一笔信用消费就可骗走钱财。

8.扫描二维码方式植入木马诈骗。

“扫描二维码,领取购物红包”,诈骗分子通过诱使手机用户扫描二维码链接一个含有木马病毒的网站,使其自动下载木马病毒,同时通过木马截取手机短信,更改支付宝密码,窃取支付宝内的余额。

9.钓鱼网站骗取直接汇款。

骗子通过钓鱼网站,直接诱骗用户登录后进行交易或消费。主要作案类型有网络交友、网友游戏、炒股、贷款等,如果用户辨识能力不足,很可能直接上当。

10.招工电话类诈骗。

骗子利用农民工、学生经验少、急于赚钱补贴生活或急于就业的心理,以招收校园代理或招工,冒充人力资源公司或用人公司给在校生打电话,提供勤工俭学或就业机会,随后采取先付款后发货或者收取就业押金、办理健康证、培训费等方式实施诈骗。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6]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