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7日

辟谣:“合肥动物园老虎咬伤女童”系谣言

详情:近日,有网民在某互联网平台发布“合肥野生动物园发生小老虎咬伤5岁女童”信息,引发关注。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迅速进行核查,确认合肥野生动物园未发生相关事件,该信息为谣言。经查,于某某为博取网络关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拼凑、捏造“合肥野生动物园发生小老虎咬伤儿童”的虚假情节,并在自媒体平台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于某某予以行政处罚。(来源:“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

科普:流感疫苗开打!需要每年接种吗?
详情:秋冬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明确推荐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进行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完成接种,建议不晚于10月底。
我国流感一般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流行,时间略有波动。医生称,接种疫苗后2-4周才能产生有效抗体,因此尽早接种非常关键。流感疫苗最优保护期为6-8个月,之后免疫力虽会衰减,但仍对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有免疫效力,因此提早1-2月接种对预防效果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中国疾控中心、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科普:“细胞共振仪”包治百病?警惕这类“医疗”仪器宣传
详情:近日,售价万元的“细胞共振仪”在老年人中受追捧,其宣称能通过微波振动刺激穴位、打通经络,治愈多种慢性病,包装得科技感十足。商家在宣传中,使用了“治疗疾病”的描述,但厂商的产品说明页上写的却是“家用锻炼器”,使用风险明显。“细胞共振仪”宣传中所宣称的能干预的疾病类型,比如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还能治疗脑梗、心梗、各种妇科病等,已远超出微波治疗的常规适用范围。建议广大网民对“包治百病”“无副作用”及强行攀扯高科技概念的产品保持高度警惕。如涉及保健品,务必核验“小蓝帽”标识和正规渠道资质。发现可疑传销招募或虚假宣传,及时向 12315 或当地公安机关举报。(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示:国家网信办发布近期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执法典型案例
详情:近段时间以来,全国网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持续加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执法工作力度,各地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一批涉网页篡改、数据泄露、违法违规处理个人信息、新技术新应用未经评估上线等违法违规案件。现将典型案例发布如下:
1.广东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页篡改案。
2.新疆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网页篡改案。
3.山东某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数据泄露案。
4.浙江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据被窃取案。
5.重庆某科技公司数据被窃取案。
6.广东某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数据被窃取案。
7.湖南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存在泄露安全风险案。
8.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案。
9.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违法违规收集人脸信息案。
10.浙江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App提供深度合成服务未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估案。(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详情:国家网信办发布近期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执法典型案例

统筹:屈绍辉 策划:董晓 文字:李亚琼 设计:肖丽丽 尹路
(责任编辑:梁艳)